
考核以提升為目的:360度績效考核的整體目的是通過考核,總結經驗、通過他人和自己來幫助了解自己、發現盲點、提升自我。即讓每位員工知道自己應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,大家認為你目前達到什么樣的程度,差距主要在哪里,明確改進和提升的方向。
考核以未來為導向:考核主要是立足于未來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和提升,而不是針對于現在有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,取得什么樣的業績。
考核以員工認可為基礎:考核的理念和結果要獲得紅星廣大員工的認可,通過考核,能反應一個人的能力、素質和業績在整個組織中的大致位置。
考核以能力、素質為重點:考核主要關注是能力和素質,即要加大對綜合績效指標的考核力度,能力素質到達了,業績結果自然就有了;能力素質差一點,業績可能就會差很多。
考核以人員層級為分類:原則上不同的管理層級,有不同的能力和素質要求,綜合指標的內容和權重根據不同層級而不同;管理層級越高,對能力和素質的考核力度越大,所占的權重越大,反之亦然。
考核以年度核心工作為主體:考核指標要關注年度公司的主要核心工作,特別是公司總裁辦公會紀要提出的決定、要求和精神的落實。
1. 結果績效指標:關注崗位人員的實際業績結果。
2. 綜合績效指標:關注崗位人員的能力、素質和紅星文化要求 。
3. 結果績效指標由各單位各部門在去年考核的基礎上自行設計。
4. 中心、商場等單位各崗位的結果績效指標由其崗位的直接上級提出,隔級進行審核,單位最高負責人(總經理)最終審批。
5. 集團各部門人員的結果績效指標由其崗位的直接上級提出,隔級進行審核,由集團分管副總裁最終審批。
6. 商場總經理結果績效指標由中心總經理確定,中心總經理由集團分管副總確定,集團各部門部長由集團分管副總裁確定,集團副總裁由集團總裁審批。
7. 結果績效指標進行本人自評、直接上級考核。本人自評作為參考,評價結果不計入最終的考核結果,主要用于與直接上級的考核結果進行對比,尋找差距。
8. 結果績效指標權重在各類崗位的分布差距比去年加大。高層崗位較去年減少,在基層崗位,尤其是基層經營性崗位較去年增加,目的就是要體現管理級別越高,能力和素質對業績結果的影響力就越大,就越要加大能力、素質的考核力度。
9. 結果績效指標內容因崗位性質不同而不同。
10. 綜合績效指標分為能力類、素質類、內部運營類、紅星年度指標類。
11. 綜合績效指標在設計上力求立足未來,更多關注年度公司倡導的企業文化。
12. 綜合績效指標由本人、上級、同級和下級進行評價。本人自評作為參考,不計入考核結果。
13. 在評價不同層級人員的同一綜合績效指標時,使用同一評價標準,評價結果為該指標的絕對分,不是相對分,如溝通能力,原則上高層的得分應高于中層、中層應高于基層。
14. 綜合績效指標按崗位層級分12大類,即副總裁類、集團中層類、集團基層類、中心總經理類、中心副總經理類、中心中層類、中心基層類、商場總經理類、商場副總經理類、商場中層類、商場基層職能類、商場基層經營類。
15. 每一類的指標內容和權重不同,原則上層級越高,綜合績效指標的權重越大。